冬令节气过了小雪,京都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暴风雪。
宫中内外,都被白雪覆盖着,风雪搜刮着干枝条,如狼似虎般的怒吼,让听夜的人从心里发寒。
此刻,崇华苑的内殿里,静悄悄的,但灯还亮着。
莫蓉裹了裹身上的毛披肩,看一眼正襟危坐的尉迟南,再看看堂下跪着的太子睿,默不作声。
“连自己宫里的人都管不好,你——”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愤懑,“竟然还把私印放在宫人手里!”
“儿臣知错了,请父王责罚!”
“卖地?你卖得谁的地?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卖给谁,谁又敢买?“你自己去廷尉府领罚!”因为气急,声音大了些。
太子低首,“是,儿臣明日一早就去廷尉府!”语气中显得有些赌气,这也难怪,今晚被召来,见到父亲本来很高兴,谁知劈头盖脸就被一顿教训,问题是他根本就没做过什么,硬说起来,顶多也就是有疏忽之过,可父亲什么也不问,就这么教训他,自从做了太子以来,他整天都要这么过日子,不再有父爱,不再能相信任何人,这种生活太痛苦了。
“你现在就滚——”尉迟南的脾气也不是那么好,这个儿子是他选来做储君的,将来这大魏国是要交给他的,却越来越不让他放心,怎能不气!
太子睿也夹着脾气,磕个头,起身就要走。
“殿下——”莫蓉尾随太子来到殿外。
“多谢母妃这些日子的提点。”那气嘟嘟的样子,看来是真赌气了。
“这个时候,可不能闹脾气,你要是真去了廷尉府,你父王不是更生气?先去侧殿等一下。”
李琛正站在门口,莫蓉给他个眼色,李琛点头,硬是把赌气的太子请去了侧殿。
莫蓉这边转回来,尉迟南正面对着墙,估计也是气得不行。
莫蓉微微低下眼睑,深吸一口气,嘴角翘出一抹笑意,来到尉迟南的跟前,也不讲话,只是靠着他站着,眼睛眨也不眨地看他。
尉迟南平息一下呼吸,回视一眼她的注视,“他走了?”
点头。
见她点头,眼中又升出一团怒火。
“陛下金口玉言,他不走,不就是抗旨吗?”
他一副怒气无处发的表情,让莫蓉忍不住笑出了声,“好了,好了,陛下您消消火,太子殿下就在外面侯着呢。”
重重呼出一口气,“真不该太早立嗣,锐气、惠敏之气都被磨得差不多了。”他希望他的儿子中能有跟自己一样具雄心报复的,这个次子颇有惠敏之气,虽然锐气稍差一些,可他认为他可以将他培养出来,谁知道越来越让他生气。
“陛下,他还是个孩子。”
“孩子?朕十三时就跟老师睡冰床,上阵打匈人去了,还有三哥他们——”恐怕也是觉得这个时候说这些不大适合,扬起的手缓缓放下。
“陛下是想找一个跟您一模一样的储君?”安抚着让他坐下。
“就算不是一模一样,起码——也得让朕省心。”
“那太子殿下可有的学了,陛下文韬武略样样冠人,还在军中待了那么久,看来陛下以后得多抽些时间亲自教导太子才是。”顺手将他有伤的右臂放到扶椅上,免得不小心撞到。
她的话中明显带着一丝奉承,因为明显,所以好笑,一边怒气未消,一边又生笑,尉迟南的嘴角忙活的不得了。
“让他进来吧。”既然气已消,还是解决问题要紧。
“陛下真得不生气了?”
尉迟南挥挥手,还有什么气?全被她给奉承没了。
莫蓉笑笑,转头对着内屋门叫了一声女儿的名字,原来小丫头正趴在门口,露出半颗小脑袋——可能是刚才他的声音太大,把女儿惊醒了。
小丫头好久没见到父亲了,见母亲喊自己,便开心地从内屋钻了出来,身上还穿着小睡袍,小脸蛋冻的红彤彤,可疼坏了那个做父亲的,一把抱起女儿,扯过一旁的斗篷将女儿包了个严实。
莫蓉见状才安下心,估计这次真是不会再发火了。
这才让李琛把太子叫来。
太子睿一进门,便又跪了下来——冷静了半天后,也觉得刚刚自己的行为对父亲颇为不敬。
“起来吧。”尉迟南阻止完女儿把手伸出斗篷后,对儿子说了这么一句。
太子起身,立在原处。
“回去之后,先把那些乌七八糟的人全收拾干净了,想要得力的助手,不是靠运气碰上的,是靠本事找出来的,只有没本事的人才会怨天尤人!”
“儿臣记下了。”
“另外——你回去收拾收拾,过几天到安邑镇住些日子,我大魏的储君,都是马背上、刀尖里历练过的,你也不能例外。”这实际上也是为了保护他。
“儿臣领命。”
“好了,去吧。”
孩子大了,父子间的亲密也少了,多得是君与臣之间的疏离,这就是皇家的父子,皇家男人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,很残忍,但却是必须的。
她以为他今晚只是来见太子,见完后还是要回去的——
女儿一直赖在他怀里,直到睡着,小嘴微张着,手还抓着他胸前的衣襟,似乎是怕自己睡着了,父王就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。
“陛下,夜深了。”将女儿抱到奶娘手里,回过身,提醒他该走了,再等天可就要亮了。
他却仰躺在榻子上,闭上双眼,一副疲惫的神情,“过来坐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